熱處理
軟性退火
保護氣氛下加熱至850°C,熱透后,隨爐以10°C/h的速度冷卻至650°C, 后空冷。
去應力
在粗加工后,應該加熱至650°C, 保溫2小時,隨爐冷卻至500°C, 后空冷。
淬火
預熱溫度: 600–900°C. 通常至少分兩階段預熱。第一階段在 600–650°C ,第二階段在 820–850°C。如分三階段則第二階段采用820°C, 第三階段采用900°C.
奧氏體化溫度: 1000–1030°C
溫度 °C 保溫時間 分回火前溫度
1000 30 52±2 HRC
1025 30 55±2 HRC
保溫時間 = 鋼材熱透后在淬火溫度的保持時間
在奧氏體化時保護鋼材,避免脫碳及氧化
硬度、晶粒度、殘余奧氏體和奧氏體化溫度的關(guān)系
淬火
通常,淬火速度應該約快越好,加快淬火速度有利于提高模具性能,尤其在提高韌性和抗熱裂紋能力方面。當然,由此引起的過度變形和開裂的風險要考慮到。
淬火介質(zhì)應該能使材料得到完全硬化的顯微組織。
高速氣體/循環(huán)空氣
真空淬火(高速及足夠正壓的氣體),若需要控制淬火變形和防止淬火開裂,建議在淬火至320–450°C時恒溫片刻后繼續(xù)淬火。
在450–550°C的鹽浴爐或流動粒子爐中分級淬火。
在180–200°C的鹽浴爐或流動粒子爐中分級淬火。
約80°C的溫油。
注意: 淬冷至50–70°C時應立刻回火。
回火
根據(jù)所需硬度參考回火曲線選擇回火溫度。對壓鑄模具至少回火三次,熱鍛模具和擠壓模具回火兩次。兩次回火中間,模具要冷卻至室溫,在回火溫度至少要保溫兩小時。
通常不建議在500–550°C 回火,以避免回火脆性。
回火曲線圖
回火溫度對室溫時Charpy V缺口試樣沖擊韌性的影響
淬火、回火時尺寸改變
在淬火和回火過程中,模具會受到熱應力及組織轉(zhuǎn)變應力影響,這些應力會導致尺寸改變。不充分的機加工余量會導致不得不選擇比建議正常淬火速度慢的淬火速度。為減少變形程度,通常建議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之間,硬化前進行去應力處理。
應力消除后的DIEVAR模具建議至少預留0.3% 的加工余量以滿足模具在快速淬冷時有足夠的變形余量。
CCT 曲線
奧氏體化溫度 1025°C. 保溫 3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