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大明攜新華達、文峰改造升級不銹鋼生產線
由興化市戴南鎮(zhèn)的泰州大明、新華達、文峰公司組建的新軋制集團,從德國考科斯引進的價值近7000萬元人民幣的三輥自動化軋機生產線,經過一個多月的漂洋過海抵達上海港,于10月19日運到大明公司。
近日,記者在新軋制車間看到,一個個標有KOCKS(考科斯)英文的大小箱子整齊地擺放在地上。而一邊兩臺大型軋鋼機卻已經基本安裝完畢,靠近一看上面卻寫著Made in China 。這德國制造和中國制造究竟是個什么關系?一旁的工程師趙觀慧解釋:這是一條完整的軋鋼生產線,前道粗軋工序的軋機是國產的,后道精軋工序是考科斯的。我國的粗軋軋機的質量、性能不比國外差,還出口到中東一些國家,差距在精軋上,所以我們經過反復論證,決定采取中外聯(lián)姻的策略,可以節(jié)約很大的一筆費用。
目前,不銹鋼市場依然處于低迷狀態(tài),大明公司為何與新華達、文峰聯(lián)手投資兩億多元,新上Y型精軋機組自動化軋制生產線?公司總經理丁佩泉說了這樣一個背景:不銹鋼圓鋼,業(yè)內人士稱之為棒材,目前國內企業(yè)大多要通過二次軋制工序才能完成。國內個別企業(yè)即使能夠做到一次軋制成材,也是250、350、450型號的小型軋機,僅僅能夠加工30公斤至300公斤的小鋼錠。隨著產能的擴大和對品質的更高要求,煉鋼企業(yè)已陸續(xù)從原先的750公斤到2000公斤的中頻爐升級為10噸到50噸AOD精煉爐。由于鋼錠重量的不斷加大,現(xiàn)有軋制設備生產工藝已經無法做到一次工序完成,所以生產圓鋼只能兩次軋制。這樣不但造成大量電力、煤氣、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且很容易造成惡劣的環(huán)境污染。
目前,國內除了寶鋼、太鋼、首鋼等大型國企具有大規(guī)格的一次成材軋制生產線外,全國僅有浙江一家民營股份制上市公司有一次成材設備,但他們拒絕對外加工。這一局面造成了江浙滬及戴南地區(qū)二次成材的價格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導致無法與該企業(yè)競爭,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為了上這條生產線,合作的三家企業(yè)砸掉了原有的價值4000萬元的廠房設備。不上這條生產線就無法參與市場競爭,這也是逼上梁山啊丁佩泉的話語中帶有幾分悲壯。
新軋制車間主任左東紅透露,德國的兩位工程師近期將抵達公司,指導安裝考科斯自動化生產線,預計今年底可投產運行。
我們新建的考科斯連軋生產線,可年產圓棒15萬噸,面對的市場將不僅僅局限于本地區(qū),而是著眼于覆蓋珠三角、長三角地區(qū),甚至覆蓋全國從事不銹鋼圓鋼的冶煉生產、經營企業(yè)憧憬未來,丁佩泉信心滿滿。